资讯

n/e/w/s

空间视野|台湾农禅寺:现代建筑美学演绎传统佛教文化

发表时间:2021-12-22


引言



传统的寺院建筑,几乎是砖木结构、重檐歇山式等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建造形制。但在我国台湾,有一座寺院在建造之初便是一座水泥建筑,并在后期的改造中,更是利用现代建筑的美学结构颠覆了传统寺院的风貌——这座寺院就是台湾的农禅寺。


121.jpg

农禅寺的历史和重建


农禅寺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区,面向基隆河,背依大屯山,修建之初寺内僧众修行时还要务农为生,故名“农禅寺”。

122.jpg
农禅寺出入口

农禅寺建于1971年,由东初老人创立,1949年圣严法师从江苏来到台湾,于1979年接任住持。原有的寺院为两层钢筋混泥土平房,总面积100多平方米,外墙为洗石子,室内地面为墨石子,整体风格是台湾60年代典型的建筑形式,于2004年被台北市政府列为历史建筑。

123.jpg
圣严法师(1931年-2009年)

如何表现“水中月,空中花”的神秘感,考验着建筑师的功力。机缘之下,台湾著名建筑师姚仁喜接下了这个任务,他的才华不仅体现在建筑上,还对佛学造诣颇深且翻译出版了多本佛教书籍。农禅寺的重建工作,他是不二之选。

124.jpg
台湾建筑师姚仁喜

农禅寺附近没有较高的建筑物,北面的大屯山好似优美的曲线,四周椰树林立,清幽的环境透着浓浓的禅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。因此,姚仁喜利用起周围的自然环境,以清水模混泥土、古拙的石头、柚木、玻璃、水池、椰树等建构和植被,于2006年重建农禅寺。2012年,农禅寺正式完工,并更名为“水月道场”,重建后的农禅寺体现了中国现代寺院建筑的美学设计收获好评无数

125.jpg

农禅寺的三大特点


水月池


寺院的出入口在西侧,以树木隔绝城市的喧嚣,营造出佛地与人间的两种境界。穿过两面清水模混泥土墙搭建的长廊,便是水月池,倒映着后方的L形大殿,大殿右侧则是开山农舍(原农禅寺旧楼)。水月池以回收雨水为主要水源,无风时光滑如镜,起风时波光粼粼,恰似《金刚经》里的“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”,借此示意大家世事无常,表达出“水中月”的幻象。


126.jpg
127.jpg
水月池


大殿


大殿由22根巨柱支撑水平顶盖,再由顶盖从上方悬吊木质墙面圈围出室内空间,墙面与上方顶盖之间为水平玻璃条窗采光。一楼四周皆为门与玻璃,营造出室内与室外的衔接;二楼西侧整面木墙刻有镂空的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,进入大殿便能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力。因此,在室外可以明显察觉出大殿“空中花”的景象。


128.jpg

大殿廊柱


129.jpg

大殿内部


经文墙


经文墙是农禅寺最具特色的设计,除了大殿的心经墙,大殿后方禅堂和法堂的空中连桥外墙上,还有镂空的《金刚经》,多达5175字。随着阳光移动,这些字体也会倒映在地面上移动,不必担心踩到经文,因为你走过去时,这些影子都会出现在你身上,充满了神圣的诗意感。姚仁喜为此解释道:“中国的佛经强而有力,很多人把经文刻在山壁、石头、米粒上,却没有人利用光把佛经呈现出来。”


130.jpg

大殿的心经墙


131.jpg

大殿外的《金刚经》墙



结语


传统的寺院建筑,其建造复杂、装饰华美、古色古香等建筑形制,已成为寺院建筑的标准样式,但农禅寺打破常规,利用现代建筑的美学设计,去繁就简地将深奥的佛教文化呈现出来,为参观者和普通信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。而这并不影响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更不会因为建筑形态的变化而变化,这便是佛教建筑的力量。



文中大部分配图为作者提供,少部分配图选自公共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。



-END-





Copyright  ©  2020 版权所有: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沪ICP备2000734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