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2023-04-19
近期,“上海的垃圾桶在哪里”的话题上了热搜,市民们反映自己走了好几条街都找不到垃圾桶,有的市民甚至不得不把垃圾带回家扔,引发网友们对此话题的热烈探讨。从城市发展的角度,或许不是件坏事,就让我们开启本期城市话题。
城市的垃圾桶为何为消失?
实际上,这并不是上海街头缺少垃圾桶的问题第一次引发争议。去年,就有市民致信上海市委领导信箱,称实施垃圾分类以前马路上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垃圾桶,而现在走几公里都不一定能找到垃圾桶,极不方便,并希望能增设公共场所的垃圾桶。
上海街头垃圾桶数量的减少,正如网友们所说,基本与推广垃圾分类行动的时间吻合。2019年7月,上海市颁布了“史上最严”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,成为国内第一个经由人大立法而强制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,并在全市范围内优化废物箱设置。由此埋下了今天“几条街没垃圾桶扔垃圾”的伏笔。
事实上,国内各大城市目前都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除了上海,还有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厦门等城市。各大城市在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,基本都会按照结合实际、因地制宜、精细设置、总量减少的原则,在全市范围内优化废物箱设置,减少市民在公共场所丢弃垃圾的频率,逐步减少垃圾生产量来推行垃圾分类。
细数国外那些没有垃圾桶的城市
国外也有许多城市街道没有垃圾桶,当地的市民们已经养成了随身把垃圾带走的习惯,有的依赖市民们高度的自觉,有的考虑反恐安全,还有的是国家和地方政策引导逐步养成的习惯。
日本
环境卫生高度自觉
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清洁的国家,网上经常有日本人离开后的旅馆一尘不染等的调侃,日本人对自己对他人都有非常高的要求。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非常细致,目前共分为七大类:可燃垃圾、不可燃垃圾、“粗大垃圾”、不可回收的垃圾、塑料瓶类、可回收塑料类、有害垃圾、资源垃圾等。日本城市的街上是没有垃圾桶的,市民们产生的垃圾会选择带回家去处理。日本是没有清洁工这个职业的,街道的卫生全靠附近居民的自觉,除了不乱扔垃圾外,他们还会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工作,定期组织附近居民对街道进行大扫除。
英国
恐怖袭击痛定思痛
以前英国城市的大街上是有垃圾桶的,但由于英国发生了多起在垃圾桶投放炸弹的恐怖袭击活动,垃圾桶里的炸弹又极难排查出到底是谁扔的,社会上人心惶惶,政府无奈将街头的垃圾桶全部撤走,留下的垃圾桶也变成透明的。此举曾一度让英国街道的卫生状况急转直下,但是英国人觉得还是自己的生命更重要,他们还是接受了,并随身准备一个垃圾袋。另外在英国乱扔垃圾会被罚50-150英镑,还要罚扫地一个月,英国街头也就没有人随意扔垃圾了。
新加坡
高额罚款倒逼习惯
英国乱扔垃圾罚款很厉害,与新加坡比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。新加坡是一个非常注重城市卫生的国家,在新加坡如果随地丢弃垃圾就会招致处罚,初犯罚款300新币,初次被控者最高罚款2000新币,第二次被控者最高罚款4000新币,第三次或以上可被罚款1万新币,相当于5万多人民币。罚款力度那么大,新加坡人手里有垃圾,都自己带回家,或者丢到附近餐饮店的垃圾桶里去了。
若要问对问题
还需回到城市绿色生态规划
问题或许不是“该不该放垃圾桶”,而是如何达成城市环境保护的共识,担起政策制定者、执行者、个人自身环境保护的责任。
从政策执行上讲,应该认识到,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,需要政府、社区、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推动,切勿忽视市民的生活需求。如果城市没有足够的垃圾桶和垃圾处理设施,也可能会导致垃圾随意丢弃,影响公共环境和健康。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多种参数的数据模型,综合考虑人的行为和垃圾处理设施之间的具体情况,寻求最优解决方案,制定合理的垃圾处理政策和措施。
从政策制定上讲,减少垃圾桶数量是垃圾分类的一部分,垃圾分类是是城市绿色生态规划重要组成部分,问题应该回到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应该怎么做?我们列了三个推荐的方向。
方向一
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
鼓励循环经济
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,需设定环境指标和目标,制定具体的政策、法规和行动计划来实现。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,结合民意调查,对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情况予以综合考量,制定最优城市发展方案。同时推广循环经济模式,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,鼓励更多绿色转型企事业单位形成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方向二
加强绿色生态保护
优化垃圾分类处理
城市就像由社会、自然及经济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,绿色生态保护格外关键。通过生态保护、修复和扩大绿色生态环境,不仅起到增加城市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的效果,提高城市环境质量,还能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,激发城市活力。
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街道近日在居民区中建立了一座生态园,过去这里垃圾随意丢弃、卫生状况极差,通过居民和社区共同的努力对这片“三不管”地带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,一年后变身成为“一步一景、一景一画”的生态园。园中高科技的果蔬种植和灌溉方式、自然诗意的景观设计让周边的市民赞不绝口。“花园修建得很漂亮!”“花园那么美,想申请做志愿者!”
此外,城市应该进一步统一和优化垃圾分类制度,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,合理垃圾处理设施布局,提高垃圾处理和清运的效率和质量,做好城市环境保卫者的角色。
方向三
增加市民环保意识
拓宽宣传渠道
城市应该加强市民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,过去较多使用宣讲、宣传和奖励等方式,随着市民们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,能够让市民自主参与的环保行动更行之有效。
例如哥本哈根的“哥本丘”就是一个垃圾处理与市民生活完美结合的改造案例,“哥本丘”内部是一座垃圾焚烧厂,外部环绕着健身公园和四季滑雪场。市民们一边滑雪健身,一边还可以观看烟囱管吐出干净的白烟,这样的环保教育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。
当然,城市管理者也应主动拓宽宣传渠道,例如可通过微信、抖音、视频号、微博等新媒体让市民们参与进生态城市的建设,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,例如举办生态摄影大赛,评选市民们最喜爱的城市公共空间生态改造方案,鼓励市民们担当小记者记录身边的自然等等。
总之,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不应该被小小的垃圾桶阻碍了脚步,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和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,只有各方通力合作,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。
参考文献:
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
-END-